龍大叔的嘮叨碎念044-男人除了堅強也可以很溫柔

聽損兒的家庭,父母的心情轉折是什麼呢?聽了兩集「聽見 讓愛聲華」的節目-「S2E43 聽力賦能 有愛無礙:余雅筑、詹斯敦」、「S2E44 聽見特殊需求,尋找從容幸福感」,關於詹斯敦先生的分享,心中有很多感觸,以下三點想要跟大家討論,也聽聽您的的想法:

第一點是「障礙」。節目中聽到詹先生對著衛斯理說,戴上電子耳就好像戴上眼鏡一樣,只要恢復了感官能力(聽覺或是視覺),就能跟一般大眾無異,鼓勵孩子不要受限於先天的影響。這一點我深有同感!

在聽覺健康與友善溝通推廣過程中,輔具是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工具。但常常因為「輔具=殘障」的刻板印象,讓許多長輩錯失輔具協助的黃金時期,除了造成溝通上更多的誤解,也會讓後來輔具介入後的效果大打折扣。從身旁的親友角度,有時候刻意的關心或是退讓,反而會讓聽損者覺得自己受到特殊待遇,進而產生孤立或是鶴立雞群感覺。我相信大多數聽損朋友,都不會希望自己是那個特殊的人。因此,讓自己能自在,聽損朋友也會相對自在。

第二點是「家長喘息」,節目中詹先生提到帶衛斯理到雅文,其實也希望能稍稍喘息,但聽力師的求好心切,讓當初的彼此,有較緊張的關係。

我完全可以體會余聽力師看到衛斯理的潛力後,希望能有更多的投入。從目前衛斯理的表現中,也驗證了當時聽力師的慧眼。但父母24小時的付出與承受的壓力,當有個出口可以抒發時,那個渴望與期待也是我們感同身受的,所以華科基金會這幾年投入「照顧者喘息」,這就是關鍵的因素。讓我們來扮演中間的潤滑劑,承接照顧者可能的壓力與負擔,透過工具來傳遞我們的善意,讓照顧者在逐漸乾枯的水庫中,注入活水。當我們知道自己有依靠的時候,那個力量是強大的!

最後想談談「男人」這個角色。我非常佩服詹先生在陪伴衛斯理的過程中,投注了所有的心力,其正面看待與積極的態度,足以成為許多聽損家長的參考典範。

在傳統社會觀念中,男人似乎都只能在前線衝鋒陷陣,讓家人安心生活,而家庭就是女人的工作,壁壘分明。現今社會似乎界線比較模糊,但每次在較為脆弱家庭、或是需要服務介入的現場,八成以上還是媽媽角色居多。爸爸真的都這麼忙嗎?我想,許多忙碌的背後,應該都有一些「逃避」的因子吧!同樣身為男人,我知道詹先生的不容易,這一路走來,勢必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,他也分別與劉軒先生、謝國樑先生撰寫了:「超男進化論」、「千分之三的意義」這兩本書,以一個超越自己的男人角度,還有兩位聽損爸爸的心聲,我想,一定值得拜讀與學習。

網路上有許多詹斯敦先生的介紹文章與影片,內容真摯、讓人動容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衛斯理有這位超級爸爸是非常幸福的!有了這麼好的開始,一定能有寬廣的未來。在20歲生日當天,帶著老爸回到奧地利原廠,與工程師們一起刻畫更貼近人性需求的聽聽。祝福衛斯理!

發表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